导师简介:
吴楠,博士,副教授。2022-2023学年指导本科生9人,其中2019级3人、2021级5人、2022级3人。
育人心得:
1.发挥本科生导师指导与引领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与联系,建议学生合理安排学习、生活、体育锻炼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承担起应有责任,发挥立德树人作用,给予学生更多关注和关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当代教育的重要关注点,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与闪光点,而在学生阶段,个人闪光点的深度发掘与运用则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与鼓励,本科生导师制弥补了传统教育中老师宽泛化管理的这一不足,真正把教育重心落脚于学生本身,发现其个性与闪光点,做到取长补短,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以学生为本,树立学生专业信心。数学与应用数学这个专业只靠单纯的学习理论知识,加之没有专业老师引导,很容易产生自我否定,丧失自我认同感。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尽早接触专业,培养科研思维,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未来工作的性质,明白自己行业的前景与未来,提升自我价值感; 另一方面,专业老师进行长期一对一引导,不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更侧重于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正确引导,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专业信心和学习兴趣,为今后培养精英的数学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3.导师制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义。通过参与学术讨论等形式与学生互动,并通过创新思维训练,培养锻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直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奠定理论方面的基础。不少学生缺乏创新的动机和兴趣,不能吃苦,情感脆弱,自制力差,对人际交往合作感到困惑,缺乏克服困难的自信。引导学生制定大学生涯规划,明确大学四年的奋斗目标,通过与学生定期的交流谈心,鼓励学生奋发学习,增强自信;每次指导通过让学生畅谈近期的学习、生活感受来培养自信;通过指导学生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科研创新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及成就感,进而提高自信。
指导成果: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指导的11名本科生,郑晓冬推荐至中山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剧华阳推荐到北京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刘佳惠考取了本校硕士研究生,刘佳惠获得校级物理实验竞赛三等奖,郑晓冬、刘佳惠分别发表论文,马冰心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郑晓冬、剧华阳获得校级二等奖学金,刘佳惠获得校级三等奖学金,平旭东、杨帆补考通过未通过的课程。
学生评价:
吴楠老师在平常教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我们树立远大志向,把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与服务祖国人民统一起来。吴楠老师对我们言传身教,让我们大一期间打好基础知识,要学好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能拿90分以上尽量拿90以上,初到大学我感到目标迷茫无从下手,有了吴楠老师的关怀和指引,我找到了行走的方向和目标,吴楠老师的指导就像海浪中一阵顺风推动了我前进的舰艇。吴楠老师指导我们要多参加学科竞赛,要参加教育部推荐的高水平学科竞赛,在学科竞赛中我体会到了竞赛带给我的挑战性。